云南省第十四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启动

云南省第十四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启动
记者从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了解到,大约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全国水路旅客发送量同比增加11.6%。都会没有雅光游、邮轮游搭客增加,海事部分依靠“智慧海事”零星多措并举保障旅客平安出行。  国庆中秋假期,天下水路旅客发送量预计达1250万人次,日均156.25万人次,同比增加11.6%。假期期间水上出行高峰预计出往常10月4日以及5日,单日最年夜旅客发送量估计约为200万人次。  在辽宁,内地各港口及陆岛运输航线将迎来水上客运顶峰,分外是年夜连至烟台、威海等方向的5条省际客运航路,以及大连长海、丹东孤山、葫芦岛觉华岛等地16条陆岛运输航路,将成为客流集中地区。估计输送游客超60万人次。  假期时代,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迎来出行岑岭,企图发送国内邮轮5个航次,估计出入境搭客超4.3万人。上海海事局针对于每艘国内邮轮制订了差同化、精准化的“一船一策”全流程平安监管与效劳保证计划,并提早按照潮汐、交通流和气象等状况,接纳针对性的护航办法,保障邮轮优先收支,同时,经过进程“长途电子巡航+巡查艇现场护航+无人机灵活交叉”的平面护航形式,确保邮轮靠离泊平安顺畅。--> 【编辑:王琴】

虽然,对于于赏金女王下载✅澳门葡京赌场官方网站-网址【079.one】㊙️最火爆PG电子超高爆奖率,注册即送38元的相干内容,需要进一步领会。

就像,中新网济南10月1日电(记者 赵晓)“山东的海简直是‘梦中情海’本海!全国六分之一的海岸线都在这儿,直接把‘海洋年夜户’的标签焊死。”正在交际媒体平台上,资深博主“瓶子游览记”对于山东海滨赞美有加。  山东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带,3500多公里海岸线、近16万平方公里蔚蓝海域,遍布金色沙滩、浪漫岛礁和共同人文风情。  近年,以陆地旅游高品质成长为坐标,山东立体化开辟可感、可玩、可传播的新产品、新场景、新路线,打造国内最长的温带海滨休闲度假联缀带,让“齐风鲁韵”与“岱青海蓝”交相照映,托起一个“海上新山东”。旅客正在山东威海高新区国际淡水浴场,体验水上休闲名目。(材料图)金志成 摄  焕活滨海文化  9月初,山东籍作家赵德发以海洋为题材创作的长篇小说《年夜海风》,在业内引发烧闹探讨,也让山东耐久弥新的陆地蛮横被更多人看见以及感知。  立足患上天独厚的海洋文化资本,山东正加速拓展实景演艺、科普研学、风俗节会等多元业态,推出兼具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的“蓝色”文旅场景,让陈旧陆地文明“焕”新彩。  正在东海之滨青岛,年夜型沉溺式帆海史诗音乐剧《寻梦桑田》往年年初实现内容以及技能升级,在国家5A级景区奥帆中间海上剧场面向没有雅众常态化上演,成为文旅市场的现象级作品。  “整场扮演看得人热血沸腾,深深感觉到从古至今中国人对于海洋的酷爱以及固执探讨。”来自浙江的旅客江雅正在旅途中“追”完《寻梦桑田》,给剧情以及灯光音效打“满分”。  演艺之外,山东陆田主题研学也深受旅客青眼。作为渔盐文化发祥地,潍坊滨海区依靠海岸线、滩涂地等天然场景以及渔家人文风情,策划打造“行走的海上课堂”陆地研学线、国学文化研学线。往年前8个月,滨海区欢迎研学团队130余个,让滨海成为青少年感知陆地、传承文化的“户外讲堂”。  调集烟台瑶池文化、威海渔村文明、青岛海洋艺术等,山东文旅部门往年暑期对于外推介“跳岛探秘研学之旅”“大国重器研学之旅”等10条陆地研学游览路线,为研学游览客群供应丰盛多样的研学选择。  “山东陆地研学主题线路‘含学量’高且个性鲜明,注新生态与文化、传统与当代、民俗与时髦等衔接组合。”中国野蛮治理协会野蛮游览业余委员会副会长孙小荣对于记者表现,上述组合催生了一批能体现“寓文于游,寓知于乐”的多维研学场景、讲堂以及产物,使患上陆地研学的体验感更多元平面,彰显“见地齐鲁”的深刻外延。  串联地区“珍珠”  文化以及旅游共生共荣。在传承陆地蛮横的基础上,山东延续优化陆地游览产品品质,规划空间网络,用一条条海上航路串起像“珍珠”般散落的沿海乡村资本,构成流动的文旅黄金带,变“单点生产”为“全域联动”。今年7月尾,“好客山东·半岛1号”扬帆瑶池海岸。胡嘉利 摄  采用“是非分离”“海陆联动”形式,山东分段分批开通海上游航线。“好客山东·半岛1号”往年7月尾应运而生,首批产物共5条旅游航线,涉及青岛、烟台、威海、日照4市。数据表现,运营首月(停止8月31日),5条航线累计开行400多班次,招待旅客约3.5万人次,完成间接游览支出380余万元国民币。  “好客山东·半岛1号”的运行也进一步带动文旅综合消费。游客凭船票,可享受山东内地4市105家游览景区、度假区收费游览、门票打折等优惠政策,以及80家高星级饭店、民宿的特惠房、会员价、餐饮打折等300多项食宿优惠。据开端统计,到场联动优惠的文旅场所招待的持船票旅客,占游船接待旅客的11%。  山东省国民政府办公厅9月初印发的《对于进一步扩年夜野蛮以及游览破费的任务计划》提出,继续优化“好客山东·半岛1号”航线,丰富“1+N”海卑鄙产物,打造主题佳构游览路线,同时做强“票根经济”联动形式,推行“交通票据+文旅”优惠办法。  吸收国际客来  政策利好叠加屡见不鲜的新路程、新体验,山东海下流令海内外游客“心动”不已经。眺望那片湛蓝,“招商伊敦”号、“欧罗巴2”号、“爱达·魔都”号等豪华邮轮正载着一批批境外游客驶向山东。往年4月,首艘国产年夜型邮轮“爱达·魔都”号开启青岛航次。青岛国内邮轮港区服务解决局供图  9月16日,近600名外籍游客构成山东本年度最年夜美洲游览团,乘“招商伊敦”号邮轮登陆青岛游览,深度探访青啤博物馆、大鲍岛、天主教堂、栈桥、八年夜关等景点。  9月至11月,该邮轮计划6次访青岛,估计带来美国、加拿年夜等国度约5000名国内旅客。多个航次将在青岛逗留留宿,旅客“海卑鄙”“岸上游”工夫富裕,有望进一步刺激入境游消耗。  邮轮游览渐成吸引国内旅客入鲁的新引擎。据青岛海关统计,往年前8个月,山东口岸进入境邮轮28航次,进入境邮轮旅客5.1万人次,同比分离增进33.3%、65.6%。  “通勤即旅途,游船即现场,邮轮旅游拓展了体验的空间隔断,把海岸、远海、海岛、近海等整合成一个全体、一条路线、一段路程。”在孙小荣看来,山东陆地游览已经从过来的看海、不雅海,转向亲海、玩海,旅客能从多个维度深度享受海上不雅光和休闲。“这也极年夜地匆匆成山东海洋资本、陆地文明向‘体验式生产’转化。”  面临秋夏季,山东如何进一步发掘海洋旅游市场后劲?孙小荣发起山东经过开辟秋冬天创意产品以及场景,营造“窝冬”“过年夜年”等体验氛围,让滨海度假区、旅店民宿、温泉康养等名目以及产物发生吸收力和转化力,同时加年夜市场推广力度,让旅客在秋冬天遐想到“窝在山东”的慵懒松弛以及“玩在山东”的激情生机。(完)--> 【编纂:苏亦瑜】

标准制定,一直,中新社合肥10月1日电 (付敏)“文脉——桐城派主题文物展”10月1日在安徽博物院发展,其中近160件(套)文物系首次公睁开出。  桐城派,是中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,其文风清正雅洁,主导清朝文坛两百余年。方苞、刘年夜櫆、姚鼐被尊为桐城派“三祖”。  此次展览是桐城派文物珍品初次大范围集结,分散安徽博物院、南京博物院、扬州博物馆等10家收藏单元的220余件(套)桐城派主题文物,门类涵盖手稿、信札...

从微观层面,假如,中新网兰州9月29日电 (季桂珍 李飞腾 赵静宜)9月下旬以来,兰州市榆中县青城镇青喷鼻蒲高原水稻研究基地的稻田里,沉甸甸的稻穗随风摇曳,水下肥沃的河蟹不断吐出气泡,一幅“稻护蟹、蟹肥稻”的生态图景渐渐开展。这是当地探究“盐碱地改良+稻蟹共生”形式,让今日闲置盐碱地抖擞新生气希望的生动写照。9月下旬,兰州市榆中县青城镇稻田。李飞腾 摄  该种养基地曾经受土壤盐碱化搅扰,大片地皮因含盐量高、肥力短缺难以耕作...

数据显示,全国2025届高校毕业生达1222万人,同比增加43万人,而明年毕业生人数预计再创新高。在搜索引擎搜索“大学生就业”可以看到,从中央到地方,各级党委和政府都把大学生就业工作摆在优先位置。  从今年春招到暑假,再到刚开始的新学期,教育部出台多项措施,相继面向毕业生举办“国聘行动”、“百日冲刺”行动、电子商务行业招聘活动、就业能力提升“双千”计划、已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专场招聘会……为帮助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,各高校正从新生入学到毕业离校,构建起全链条、全流程的就业服务体系,为大学生稳步迈向职场、实现人生价值保驾护航。  应届毕业生  组织进企面试定向挖掘岗位-->  为帮助应届毕业生高效对接优质岗位、实现高质量就业,多所高校积极行动:北京科技大学锚定学科特色,组织学生走进重点企业开展现场面试,打造“走访-实习-录用”快速通道;中央财经大学、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院系则深挖资源,定向挖掘岗位并举办“小而精”专场招聘;北京交通大学更设立专项奖励金,引导毕业生投身西部与基层。一系列精准举措从高校统筹、院系发力、政策激励多维度入手,为毕业生求职保驾护航。  李占魁没想到,自己在毕业季投出的第一份简历就精准“命中”,四个星期的实习期满,经过答辩考核后,他将有可能收到宝钢股份的录取通知书。结果会在9月出炉,而这个时候,正是大部分应届毕业生刚刚开始秋招的时刻。  他的高效求职路源于北京科技大学“钢铁强国路”企业走访调研活动。北京科技大学就业辅导中心副主任胡琳茹告诉北青报记者,“钢铁强国路”企业走访调研活动是三方意愿共同促成的。一方面,企业希望能更早、更深入地了解学生;另一方面,学生也希望有机会去企业实地参观,而高校本身也在开展访企拓岗活动。在此背景下,北京科技大学“钢铁强国路”企业走访调研活动在2024年推出,由校领导带队组织应届毕业生走入行业一线,走访重点企业,了解各方就业需求。该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副主任胡琳茹介绍,今年,学校组建了12支就业先导团队,300余名师生分赴全国15个省份,走访了40余家重点企业。 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,去年,19名优秀学子在现场收到了企业发放的首批录用通知。今年仅宝钢股份一家企业,就有13名北京科技大学同学进入暑期实习中,顺利的话,他们有可能在实习后获得企业发放的录取通知书。  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党委副书记杨中英告诉北青报记者,学院积极织密校企合作网络,依托学院“企业行”活动积极拓展企业资源,加强与专业相关行业和企业的合作联系,增加学生实习就业岗位机会,让学生走进合作企业开展研学研行,拓宽学生视野,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。通过校友接洽、企业来访、定向招聘、访企拓岗等“请进来”与“走出去”相结合的途径,与企业建立实习实践基地,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有力支持。  杨中英介绍,学院还建立了优质雇主单位名录,动态维护合作企业数据库,开展校友所在企业定向推荐。在鼓励和督促毕业生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双选会基础上,学院定期开展小而精、专而优的小型专场招聘活动,提高校园招聘活动实效。  中国人民大学在拓宽就业渠道方面注重发挥院系力量,各院系结合学科专业特点举办大量招聘活动,挖掘定向就业岗位。北青报记者了解到,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及各院系走访高质量用人单位410余家,为毕业生定向挖掘就业岗位1100余个。尤其是各院系结合学科专业特点,共举办180余场招聘活动,挖掘定向就业岗位1900余个,参会学生5900余人次。学校还注重维护对接近百家先锋人才就业实习实践基地,将更多适配性高的优质单位纳入合作范围。  从黔北山区走到北京,北京交通大学2025年应届毕业生胡云选择回到家乡,入职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贵阳南站。在贵阳南站货运编组场的寒夜里,一位工人师傅指着积压的黔东南山货感慨:“要是调度系统再快些,这些腊肉菌菇早该送到粤港澳的餐桌了。”这句话深深触动了胡云,他愈发清晰,改变家乡需要真学问、硬本领。  胡云是北京交通大学前往基层就业的学生代表之一。近年来,北京交通大学以“国家所需即为交大学生所为”的就业导向,制定学校“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”行程路线,实现对西部地区全覆盖,指导各学院聚焦学科专业特点和区域产业发展需求,主动与广西、云南、四川等西部地区用人单位洽谈对接,推动校企联合培养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、共建实习实践基地,着力提升毕业生服务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供需适配度。  为了鼓励更多毕业生前往西部、前往基层就业,北京交通大学实施“典型示范激励工程”,学校设立了基层就业专项奖励金,重点对到西部地区、基层一线、重点领域就业的毕业生,给予2000-40000元不等额度的资金奖励。每年评选奋飞奖,举办基层工作训练营。2024届,基层就业人数同比增长33.6%,西部地区就业人数同比增长10.7%,一名毕业生被西藏自治区专项招录项目录用。2024年,学校发放奖励金60余万元,167名学生被授予奋飞奖。两名师生获评“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学(教)金”。  在校生  提前规划职业入学开始筹谋  暑假里,北京交通大学2025级新生吴紫涵(化名)兴奋地拆开录取通知书时发现,随通知书一起寄来的还有一份《2025大学生职业发展自助手册》,让他颇为意外:“职业教育这么早就开始了吗?”北青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近年来,越来越多高校意识到,就业工作不能只针对大四学生,就像“教育要从娃娃抓起”一样,就业要从大一新生入校时开始抓起,帮助学生尽早了解自己的专业、尽早规划未来的职业生涯。  吴紫涵在办理新生报到手续后发现,自己和所有新生一起,需完成两学时的线上职业生涯规划先导课。据该校就业与创业指导中心主任张博介绍,新生往往对大学专业缺乏了解,而且入学一年后就面临大类专业分流,所以学校要帮他们尽快了解自己的专业及相关职业,对大学生活乃至未来的职业生涯尽早规划。等到入学后,还有全校开设的21门校院两级线下就业指导类课程,包含生涯规划、就业指导、职业能力专题提升、创业教育等内容。其中面向本科生14门、研究生8门。  在北京科技大学,职业生涯教育融入到本科生全过程培养中,甚至从新生入校军训时就开始了。胡琳茹告诉北青报记者,学校在新生军训时推出了“新生体验日”活动,让新生用半小时时间体验大学四年的生活,并对未来发展做出选择。有的同学选择了继续深造,但在体验后发现并不适合自己。在她看来,比起提升学生求职能力,高校在帮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中起的作用更为重要。比如如今一些学生一味求稳考公考编,就是就业观念出现了问题,高校应该加强引导,让学生看到不同职业选择的可能性,唤醒他们职业生涯的灵感。  北科大开设的全校必修课《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》贯穿本科四年,根据不同学年学生的生涯困惑开展系统的课程学习。课程之外,学校还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周三就业帮、周四工作坊、周五训练营,立体环绕式解决学生的生涯困惑。到了寒暑假,“抢跑计划”“迎战秋招”“研后冲刺”“暖冬行动”等活动则为同学们提供实用技能培训。胡琳茹就经常接到学生咨询,请她帮忙修改简历。  离校毕业生  离校不能断线服务温度不减  近日,教育部“高校毕业生离校后就业服务”小程序上线,专门为已离校、未就业的毕业生持续推荐针对性强的岗位信息。传统上,大学毕业生一旦办理离校手续就成为了“校友”,不再享受应届毕业生待遇。但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司相关负责人近日指出,当前进一步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帮扶,是重中之重,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,今年从教育部到各级高校,都把已离校毕业生纳入就业服务范围,做到“离校不断线”。  “高校毕业生离校后就业服务”小程序的岗位信息来自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内,其特点是可以结合毕业生的教育背景、专业技能、求职愿望等个人信息,有针对性地推送匹配度高的优质岗位。这些岗位信息通过学信网公众号推送,将一直持续到今年年底,毕业生需要关注该公众号。此外,暑假以来,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陆续面向2025届和2026届高校毕业生推出6个专场招聘会,其中多场是针对离校后未就业毕业生的,涵盖全国多个省份和行业。北青报记者在这些专场的北京地区招聘网页看到,招聘岗位分为互联网/通信/电子、生产/加工/制造、制药/医疗、教育等十余个行业,各行业下又进一步细分岗位类别。  在教育部的指导和带动下,在京高校在服务离校毕业生方面也积极作为。5月初至暑假期间,中国农业大学“中农云”学生就业服务网开辟了一个新专栏:“百日冲刺·离校不离心”2025届用人单位校招再对接暨2026届提前批暑期实习专场,为未落实就业单位的2025届毕业生找工作、非毕业年级学生实习搭建了一个专门的线上对接桥梁。离校毕业生在这里预约登记并投递简历后,用人单位可以在线筛选简历,然后与毕业生约定时间在线视频面试。  同样在暑假里,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就业专任教师孙雅楠注意到,最近有一场企业招聘的职位多为电子商务,于是她给英语专业2025届一位已离校毕业生打去电话:“这个企业的职位和你比较匹配,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先看看招聘信息,如果能进面试,我们可以通话模拟一次面试。”据胡琳茹介绍,对于已离校未就业的学生,北科大在当年12月31日之前,各院系就业老师每周都会和他们联系,询问其求职进展并同步给他们就业消息。现在,一些已经毕业很久想要换工作的同学还会与胡琳茹联系,一些毕业生手里有合适的工作机会还会请她推荐学弟学妹。  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针对已离校但仍有就业意向的学生,会建立专门的支持联系群,将给在校生的就业信息同步给毕业离校学生,根据他们的需求定向推荐,同时为他们返校参加现场招聘会、三方协议领取或更换等提供便利。  文/本报记者雷嘉 张月朦 张知依 【编辑:于晓艳】

大国工匠是高技能人才的杰出代表,记者近日从全国总工会了解到,我国首批通过自主培育的大国工匠人才名单公布,持续壮大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正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“技能底座”。  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上,我国首批200名高技能人才,经过一年多的培育正式被授予“大国工匠”人才称号。  大国工匠彭菲:作为一名大国工匠,我也深刻体会到,高技能人才是推动“中国制造”向“中国创造”升级的关键力量。我们既要成为技术落地的“催化剂”,不断帮助企业解决从算法创新到产品落地的问题;也要成为产业升级的“推进器”,把AI技术与行业需求深度融合,通过智能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效能。  今年以来,各地都在加快培育高技能人才。在广东,围绕先进制造、现代服务、数字技能等领域,把培训建在产业链上,今年全省已建成171条产业、教学、评价衔接融通的技能生态链。佛山市人社局就和一家机器人企业共同成立了培训班,企业导师与行业专家全程指导学员,帮助学员全面提升工业机器人领域的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。-->  广东顺德职业技术大学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专业学生 林炜泰:学习效率很高,我通过行业专家认证后,就直接来到公司这个产线机器人编程岗进行实习,我现在每个月的实习工资是4000元左右。  宁夏开展首批数字技术工程高级工程师评审,引导更多人才向数字技术领域聚集深耕;  湖北省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家级“专精特新”企业面向本企业职工自主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,企业可自主评价人才、自主使用人才;  江苏省建立职业资格、职业技能等级与相应职称、学历的双向比照认定制度,畅通高技能人才向专业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流动渠道。  浙江持续打造技能人才“增技增收”先行区,形成差异化技能工资协商体系,鼓励各地将高技能人才要素与企业用地、用能等相关激励政策挂钩,激发企业开展员工培训和提高技能人才工资待遇的内生动力;  上海聚焦重点产业领域,对人工智能训练师、养老护理员、家政服务员等17个职业(工种)的劳动者,职业技能提升补贴标准上调30%。  人工智能训练师 孔令锴:今年,我获得了高级人工智能训练师证书,还获得了政府的补贴,是一个很大的激励,这让我们投身新兴领域的一线技术人员有了非常大的信心,干劲也更足了。  目前,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,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.2亿人,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。 【编辑:李润泽】

相关文章